和颜令见寄 其二。 洗出郊原物象明,积阴祛尽喜天晴。东邻长道诗新寄,增我溪山一倍清。
离石室。 九十阳春兴已酬,登山穿谷尽清幽。閒田不是无多让,故遣尘劳作胜游。
途中寄县斋诸士子。 花发蒙亭画景舒,浩歌应叹食无鱼。灵岩恨不同真赏,且把新诗慰子居。
戏别颜令。 趣驭不遑辞地主,趁晴唯且荷天公。县楼归去劳东望,早就新篇寄好风。
将及熟溪。 东风吹散黑云轻,渐望吾疆野色青。料得熟溪滩响急,到时聊为驻轩听。
鸡人峰。 石室前头一片春,天然形象附嶙峋。山家况味无晨夕,安用鸡人赋此身。
咏唐史 张中令。 金镜文高压万珍,开元宠遇号知人。范阳奏日言如用,安得西蒙蜀道尘。
咏唐史 李朝隐。 拽宦鞭奴蔑贵权,当时风骨愯衣冠。及为御史声名减,岂是官高便欲安。
咏唐史 崔荛。 大臣许国当由道,执政如何事佛淫。身附奸邪不知祸,却谈报应感君心。
咏唐史 韦坚。 勿诧崔生得体歌,运潭聚敛一何多。术虽可鄙非其死,甚矣奸臣恣网罗。
咏唐史 房琯。 蜀途赴难忠虽固,车战亡师咎已深。天子未归京未复,不知何暇有琴心。
咏唐史 邓景山。 并门雄镇军权重,敛怨残躯不足伤。偏将赎身由纳马,贱人贵畜自为殃。
咏唐史 李光弼。 阃外分忧屡积勋,间言几欲变深恩。十年三觐劳方面,荣耀双旌并在门。
咏唐史 契苾何力。 自称烈士受唐恩,宁死延陀不屈身。莫陋将军本蕃种,中朝似此几何人。
咏唐史 韦见素。 入相年馀值狂寇,独随车驾岂非忠。凶胡萌祸根荄远,史笔如何罪及公。
咏唐史 戴至德。 神翰飞英纪至贤,谓如舟楫济洪源。偷名岂学刘仁轨,专向朝堂卖主恩。
咏唐史 虞世南。 太宗宠异号名臣,五绝当年赐目新。亡也重嗟文物去,石渠东观谓无人。
咏唐史 戴胄。 持平远继张廷尉,献议尝班魏郑公。谁谓尚书无学术,没身何愧谥为忠。
游寿山。 暂离簿领来邻邑,旋访灵踪到寿山。乘闲一游真未易,岂论身寄此中閒。
下山复题二首 其一。 頫望群峰目已惊,山僧更解说山情。夕阳归去心难足,未听飞泉雨后声。
过紫霄宫。 先春曾宿紫霄宫,今日重游春正融。谁道居官便跧缩,也能偷暇向忙中。
同邑簿检视堤柳乘兴游保寿僧舍。 拨置簿书看种柳,等閒联辔入云岐。山僧莫道疏迎候,我辈行行不自知。
还邑遇雨。 一阵阴云一雨来,驱除烦暑洒尘埃。山川固不为迎合,岂是先知地主回。
减字木兰花(春词)。 帝城春媚。绿柳参天花照地。共荣升平。处处楼台歌板声。香轮玉镫。驰骤芳郊争选胜。妙舞轻讴。扰乱春风卒未休。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 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远思悠悠。芳草何年恨即休。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