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诗文全集(96首)

山水(四首)・其二

山色如泼墨,滃郁含云气。

速棹扁舟回,莫待风雨至。

周作人朗读
()

中山狼

昔有东郭生,骑驴作浪游。

道中见狼子,乞命频叩头。

启笈救敝狼,或是墨者流。

难去狼复出,欲断先生喉。

咨询及桑树,同意有老牛。

动植本一体,何所用怨忧。

终乃逢老叟,纵横多智谋。

引狼却入笈,一剑还相酬。

此事大有名,流传遍九州。

示戒行道者,慎防貉一丘。

我曾遇野狼,似狗伏道周。

望见白棓影,曳尾窜田沟。

人世有异物,面目犹同俦。

忽尔现狼相,不省恩与仇。

民间惧人狼,颇复似此不。

掩卷灯下坐,思之发沉忧。

周作人朗读
()

打油

昔读寒山诗,十中了一二。

亦尝看语录,未能彻禅味。

但喜当诗读,所重在文字。

吟诗即说话,此语颇有致。

偶尔写一篇,大有打油气。

平生怀惧思,百一此中寄。

掐臂至见血,摇头作游戏。

骗尽老实人,得无多罪戾。

说破太行山,亦复少风趣。

且任泼苦茶,领取塾师意。

周作人朗读
()

读书

读书五十年,如饮掺水酒。

偶得陶然醉,水味还在口。

终年不快意,长令吾腹负。

久久亦有得,一呷识好丑。

冥想架上书,累累如瓦缶。

酸甜留舌本,指顾辨良否。

世有好事人,扣门乞传授。

舌存不可惜,对客徒搔首。

周作人朗读
()

梧桐

中庭有梧桐,亭亭如华盖。

碧叶手掌大,荫庇诸蝉类。

繁荣极夏日,倏值岁时改。

时光不可见,日日夺苍翠。

桐子已黄熟,收入童儿袋。

萧萧秋风起,飘然一叶坠。

蝉声俄寥落,渐以促织代。

却惊懒妇心,寒衣未补缀。

周作人朗读
()

往昔六首・其五 王守仁

往昔读古文,吾爱王阳明。

瘗旅文一作,不虚龙场行。

吾与尔犹彼,此语动人心。

非墨亦非释,儒家自有真。

后年说良知,学术为一新。

未尝吃苦瓜,味道殊难名。

素不喜闽洛,跳脱良所欣。

擒濠虽小事,亦足傲迂生。

道谊兼事功,百世有几人。

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

周作人朗读
()

夸父

夸父昔逐日,陶公曾有诗。

功竟在身后,此语重可思。

甘渊不可至,邓林实所遗。

此事足千古,俗辈安能知。

我思魏晋人,所见诚深微。

委曲通人心,情至理不违。

唐宋固文盛,思想渐萎衰。

虚言张道谊,酷儒为士师。

尔来讲学者,千载发光威。

此辈适何来,疑是鲜卑儿。

习得汉文字,虏性犹未移。

盛气向华人,有如曩昔时。

于今成学风,群起而力追。

昔人斥奴气,大意或在斯。

我怀公之佗,后起安可期。

周作人朗读
()

数典诗・其一

文王圣德足堪夸,狱里著书度岁华。

百日幽囚容易过,《易经》一部属周家。

周作人朗读
()

丙戌岁暮

从前作诗句,漫云牛山体。

近又写五言,似拟寒山子。

自身非禅门,稗贩无一是。

还自写我诗,笔画代口耳。

寄远示友生,本意只如此。

茫茫火狗年,涂画尽数纸。

倏忽将改岁,唐劳可以已。

诚知笔墨贱,不及钱刀利。

岂无恩与怨,欲报无由致。

行当濯手足,山中习符水。

周作人朗读
()

往昔六首・其二 菩提萨埵

往昔读佛书,吾爱觉有情。

菩萨有六度,忍辱良足钦。

布旗立弘愿,愿重身命轻。

投身饲饿虎,事奇情更真。

平生再三读,感激几涕零。

向往不能至,留作座右铭。

安得传灯火,供此一卷经。

周作人朗读
()

红花

昔日读红花,吾怀伽尔洵。

自称为懦夫,慈悲发大心。

会值俄土战,死伤日益深。

扼腕救不得,痛苦愿平分。

有如库士玛,投身去从军。

四日卧战场,祇脚幸尚存。

又或如伊凡,怯弱安贱贫。

爱彼倚门女,念此多苦辛。

徒劳不得意,一身等轻尘。

感念人间苦,又或为狂人。

瞥见红色花,认为众恶因。

焦思日消痿,一旦死墙阴。

握花在手中,面上见笑痕。

我爱古文士,不徒写诗文。

是中有真意,恻恻为群伦。

言行常相副,非止呼与呻。

器识能如此,立言乃可尊。

翰林与御史,彼此安足论。

周作人朗读
()

纪晓岚

东坡喜说鬼,妄言聊解醒。

本来无所为,妙语乃环生。

后世谈神怪,唯以寄劝惩。

颜夭蹠乃寿,此理既无凭。

况复涉三世,支离弥可憎。

纪氏作五记,文笔颇清明。

为有宣传意,难动识者听。

却有一节话,题曰绳还绳。

缚狐还被缚,报复相因承。

等是示儆戒,此意差可称。

孔子重直道,报怨得其平。

牙眼各相报,见于景教经。

儒家贵中庸,天主有威名。

同时传此语,不能违人情。

周作人朗读
()

陶渊明

《宋书》传隐逸,首著陶渊明。

名文归去来,所志在躬耕。

本来隐逸士,非不重功名。

时艰力不属,脱然谢簪缨。

人不可无势,桓温语足征。

孟嘉亦豪杰,尺寸无所凭。

偃蹇居掾属,徒为蝼蚁轻。

五斗悔折腰,此意通弥甥。

细读孟君传,可以知此情。

俗儒辩甲子,曲说徒瞢腾。

周作人朗读
()

文字

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

强半灾梨枣,重叠堆几案。

不会诗下酒,岂是文作饭。

读书苦积食,聊且代行散。

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

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

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

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

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

只憾欠精进,回顾增感叹。

周作人朗读
()

伯牙

伯牙善鼓琴,但为知己役。

钟期既逝去,琴声遂永绝。

所以人琴亡,良由质已失。

吾辈平凡人,还自有分别。

绝技固未有,知音不可必。

有怀欲倾吐,且拼面壁说。

或如吴门僧,台前列顽石。

即使不点头,聊可破寥寂。

大声叫荒野,私语埋土穴。

古人有行者,方法不一一。

何必登高座,语语期击节。

或有自珍意,随时付纸笔。

后人如不读,亦堪自怡悦。

欲出悉出已,能事斯已毕。

周作人朗读
()

童话

平生有所爱,妇人与小儿。

委屈殊堪念,况此婉娈姿。

圣王哀妇人,周公非所知。

又复嘉孺子,此意重可思。

仁者相人偶,彼我无差违。

哲人重理知,人事无弗窥。

迢迢千百年,文化生光辉。

妇女与儿童,学问各分支。

染指女人论,下笔语枝离。

隐曲不尽意,时地非其宜。

著手儿童学,喜读无厌时。

志在教与养,游戏实始基。

围坐说故事,歌谣声喔咿。

瓦狗及木马,哄笑共游嬉。

撮土为盘筵,主客各陈词。

儿童有权利,道理可发挥。

黾勉写文字,心尽力不随。

半生事笔墨,辛苦为法施。

百事无一成,吾力固为微。

却顾小儿辈,怅惘不自持。

人情爱溺孙,牛马任所为。

非不知烦恼,乐此不为疲。

善哉诸老翁,相对吾愧之。

媪煦虽有心,胜业终多亏。

何时得还愿,补写童话诗。

持赠小朋友,聊当一勺饴。

周作人朗读
()

牡丹鸡

花好在一时,富贵那可恃。

且听荒鸡鸣,抚剑中霄起。

周作人朗读
()

《红楼梦》

尝读《红楼梦》,不知所喜爱。

皎皎名门女,矜贵如兰茝。

长养深闺里,各各富姿态。

多愁复多病,娇嗔苦颦黛。

蘅芜深心人,沉著如老狯。

啾唧争意气,捭阖观成败。

哀乐各分途,掩卷增叹概。

名花岂不艳,培栽费灌溉。

细巧失自然,反不如萧艾。

反复细思量,我喜晴雯姐。

本是民间女,因缘入人海。

虽裹罗与绮,野性宛然在。

所惜乃短命,奄忽归他界。

但愿现世中,斯人倘能再。

径情对家国,良时庶可待。

周作人朗读
()

《八犬传》

中原有市镇,不幸遇兵燹。

屋破人尽去,唯存狼与犬。

狼从山中来,犬是村中产。

相会废墟中,废墟归总管。

狼本无所为,志在得片脔。

手法有祖传,不知恩与怨。

犬虽出狼族,忠义性不变。

每见生客过,虑为主人患。

跳踉相追逐,垂舌杂呼喘。

旅人狼狈去,一口或难免。

不知旧主人,洋场正避难。

安卧高楼中,身心甚康健。

侍卫固徒劳,勇猛可示劝。

待得太平时,为作《八犬传。

周作人朗读
()

女人国

昔人作小说,幻出女人国。

其地无丈夫,窥井自孕育。

设想非不奇,阴阳苦孤独。

又或妻为纲,夫男作纲目。

女君罗面首,人事正反覆。

岂不快人意,所重在报复。

平等良大难,故事未容续。

男女相人偶,天然成眷属。

相推复相就,如轮共一轴。

茫茫人世事,端在衣食足。

自在不相离,公平即为福。

奇迹止于斯,何用惊世俗。

周作人朗读
()

《白蛇传》

顷与友人语,谈及《白蛇传》。

缅怀白娘娘,同声发嗟叹。

许仙凡庸姿,艳福却非浅。

蛇女虽异类,素衣何轻倩。

相夫教儿子,妇德亦无间。

称之曰义妖,存诚又善善。

何处来妖僧,打散双飞燕。

禁闭雷峰塔,千年不复旦。

滦州有影戏,此卷特哀艳。

美眷终悲剧,儿女所怀念。

想见合钵时,泪眼不忍看。

女为释所憎,复为儒所贱。

礼教与宗教,交织成偏见。

弱者不敢言,中心怀怨恨。

幼时翻弹词,文句未能念。

绝恶法海像,指爪掐其面。

前后掐者多,面目不可辨。

迩来廿年前,塔倒经自现。

白氏已得出,法海应照办。

请师入钵中,永埋西湖畔。

周作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