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赞。万本青松手自栽,老来无复强追陪。可怜溪畔周家女,也被渠侬脱赚来。
水灯。万里烟波接素秋,银缸耿耿泛中流。自从一点光明后,逐浪随波未肯休。
颂古六首 其五。宾主机先有路通,笔端不是判虚空。筯头再运回天力,千圣齐教立下风。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三。衲僧家,不著佛求,不著法求。然虽如是,在佗烟焰里,争敢不低头。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五。天童用底,来育王用不著。育王用底,归天童用不著。用不著处用有余,一箭双雕随手落。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〇。一径直,二周遮。辽天射飞鹗,平地摝鱼虾。堪笑秘魔岩不会,见人一味只擎叉。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三。正法眼,破沙盆。贵时倾国不换,贱时不直分文。不作贵,不作贱。分付石溪老子,共结佛祖深冤。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三。相国亲传黄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五。佛佛是何物,天上人间遭诳惑。不辞礼拜烧香,只向这里雪屈。
退灵隠京尹节斋大资相公坚挽辞免。丛林虚得誉,无一补宗门。有误王臣鉴,徒沾圣主恩。岂堪持??斧,只合傍云根。默感始终惠,此生难尽言。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六。摩竭掩室,浄名杜口。天网恢恢,疎而不漏。是汝诸人,作么生透。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一。闲地三寸刃锋铓,匝地风霜定纪纲。若是丈夫真意气,任君敲磕振风光。
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
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
非特以眼听,六根互为用。
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
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
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
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
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
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
共证十方空,同名观自在。
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
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
画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实。
于非真实处,此相常现前。
应作如是观,是真法供养。
观音大士赞。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非特以眼听,六根互为用。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共证十方空,同名观自在。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画者既是妄,此相非真实。于非真实处,此相常现前。应作如是观,是真法供养。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一四。振法雷,击法皷,布慈云兮洒甘露。只将此法为全提,世世愿为诸佛母。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一八。是著即错,不是犹乖,一击万重关锁开。老卢不会转身句,便道明镜亦非台。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四。圆觉伽蓝,尘尘有路。坐断去来,顿空今古。那里十三,这边十五,后先不差毫发许。可笑黄面瞿昙,至今不知落处。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七。龙床一绕定纲宗,四海从兹信息通。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疆封。
达磨大师赞 其一。杨子江心,波涛鼎沸。一苇可航,如履平地。盖亦暂时之游戏,岂足以尽此老十万里西来之本意。
达磨大师赞 其二。人皆有心,人皆作佛。胡为西来,递相诳惑。心在何处,佛是何物。带累神光无处寻,后代儿孙厮淈??。
曹源和尚赞 其一。遭密庵骂,恨入骨髓。此恨难忘,充塞天地。四海五湖无处避,能有几人著它底。著它底,冤冤相报无穷已。
看相扑。拳来踢去疾如飞,毕竟输赢是阿谁。閙里有人能著眼,未曾交辊已先知。
偈颂五十一首 其九。古释迦不先,今弥勒不后。礼拜烧香一线通,从教笑破衲僧口。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二。佛高一丈,魔高一丈。月落寒潭,云生碧嶂。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二。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好恶不到处,总不在这里。不是俊流,徒劳侧耳。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四。天无门,地无户,可中自有凌霄路。普请诸人,进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