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择之赋枯木。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着藓花。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夸。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和元晦醉下祝融。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祝融高处好,拂石从林端。云梦从渠小,乾坤本自宽。加眸增浩荡,出语觉高寒。明日重来看,宁应取次还。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和元晦雪压竹韵。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和元晦晚霞。 早来雪意遮空碧,晚喜晴霞散绮红。便可悬知明旦事,一轮明月快哉风。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 正色可参官焙,妙香还近嵇山。草木丛中清绝,天教散在人间。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一。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惟应介如石,人事易蹉跎。
谢韩监芍药。 一年春事雨声里,十里扬州梦想边。眼底名花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出守嗟何晚,怀归已倦游。细看浑矍铄,可是畏伊优。幕下倾三语,山中赋四愁。平生大小阮,来往足风流。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作别又如许,何当置我旁。卷舒书在手,展转月侵床。合志师千载,相思谩一方。临风三叹息,此意渺难量。
和元晦咏雪。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和元晦咏画壁。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再和。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憩清风峡。 扶疎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二。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二。 阴阴松竹影自转,午枕无人到北窗。何许狂风来动地,梦回波浪汹春江。
荆湖望月。 浩浩湖之源,迤逦衡山下。有月来中天,明珠千斛泻。澂澈一尘无,并辉清不夜。嗟彼泉下人,逝莫挽逸驾。惟有不死心,清光遍华夏。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次韵伯承见简探梅之什且约人日同游城东。 江湖漫浪岁年晚,虽有梅花谁寄远。城中可人独吴郎,不惜日力供往返。东郭枝头玉雪明,下有清浅溪流横。新春好趁花前约,莫待飘零空作恶。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子行日以远,我思日以长。政或少閒暇,书来不可忘。
题淮阴祠。 秦关昔先驱,南郑岂淹久。夜中丞相归,平明印垂肘。古来豪杰人,调度出窠臼。登坛一军惊,六合已在手。从兹看廊清,指挥如运帚。时艰思奇才,庙古酹樽酒。出门望长淮,故国长稂莠。同云正惨澹,人事极纷纠。拘挛傥无累,吾欲献九九。
生辰谢邵广文惠惠仁者寿赋。 左弧念当辰,藐此卧岁晚。重云不予荫,敢望滋九畹。南邻有良朋,繁质快瓴建。进道方骎骎,吐辞看衮衮。妙语极吹嘘,至理属关键。嗟予澹泊好,学植自穮蔉。岂能益涓埃,感子意缱绻。昭然隐微中,当念仁岂远。起知妙乾体,实理践坤简。大易乃在我,亘古当一本。期君得真传,永以息邪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