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
①心上秋:合起来成一“愁”字。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②飕飕:风雨声。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③年事:往事。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④燕辞归: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 客:作者自称。
淹留:停留。
⑤萦:旋绕。 裙带:指别去的女子。
【评解】
本词就眼前之景,抒离别之情。上片写离愁。诗人满怀愁绪,怕在月明之夜,登楼
眺望。下片抒发别情。燕已归来,人却淹留他方。全词构思新颖别致,写得细腻入微。
语言通俗浅近,颇似民歌小调。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所以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
王士禛《花草蒙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龙辅《闺怨》
诗:“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
张炎《词源》:此词疏快,不质实。
陈洵《海绡说词》:玉田不知梦窗,乃欲拈出此阕牵彼就我,无识者,群聚而和之,
遂使四明绝调,沉没几六百年,可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以“心上秋”合成“愁”字,犹古乐府之
“山上复有山”,合成征人之“出”字。金章宗之“二人土上坐”,皆藉字以传情,妙语也。“垂柳”二句与《好事近》“藕丝缆船”同意。
“明月”及“燕归”二句,虽诗词中恒径,而句则颇耐吟讽。张叔夏以“疏快”两字评之,殊当。
---------------------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经常可见 ,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 ”,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 ”。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 ,实不该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 ,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 ,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秋属岁未,颇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 ,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 。以上蕉雨 、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
此下为第二段 ,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 ,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 。“ 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 ,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 ”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谩长是 ,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 ,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 。“燕辞归 、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 ,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 标签: 婉约诗词
 
- 上一篇: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 下一篇:浣溪沙
 
猜您喜欢更多》
- 蕙兰芳引(林钟商,俗名歇指调赋
 -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_吟诗三十载
 - 送顾少府(一作送顾逢尉永康)
 - 浣溪沙(仲冬望后,出迓履翁,舟
 - 浣溪沙_波面铜花冷
 -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
 - 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
 -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 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
 -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
 - 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
 - 浣溪沙(桂)
 - 绛都春(为李B672房量珠贺)
 - 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 江神子(李别驾招饮海棠花下)
 - 江南好_问奇字,时
 - 送宫人入道_愿随仙女董
 - 浣溪沙_门隔花深梦
 -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
 - 江神子(赋碧沼小庵)
 -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
 -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 浣溪沙(题史菊屏扇)
 - 花心动(柳)
 - 江南春(中吕商赋张药翁杜衡山庄
 -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 浣溪沙_一曲鸾箫别
 
与“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相关婉约诗词阅读
精品推荐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