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词语
		 
		
	 
 
  
	
	
		
		
			
				 
				携幼
			 
			
				   
		       		
基础信息
				   
			   
				   
					   
							
						   
							   - 词语
								   
                                    携
                                
                                    幼
                                
- 繁体攜幼
- 拼音xī yòu
- 怎么读
                                  
 
				  
				    
		    
	   
		   
		   
	   				   
	   		       		
【携幼】的意思 (词典减编版)
	   				   
	   			   
	   				   
	   				   
带着幼童。【造句】:扶老携幼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携幼扶老:《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也作「扶老携幼」。
- 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儒林外史》第一回:「乡里人听见锣响,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也作「携老扶弱」、「携老扶幼」、「携老挈幼」、「携幼扶老」。
- 街号巷哭:《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也作「行号巷哭」。
- 孤嫠:唐.韩愈〈复志赋〉:「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唐.元稹《莺莺传》:「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
- 携老挈幼:《精忠岳传》第五九回:「但见朱仙镇上的居民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也作「扶老携幼」。
- 樽:《玉篇.木部》:「樽,酒器也」《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古代的一种酒器。
- 负老携幼:《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也作「负老提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