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声词。
                          
              1.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清置仓场衙门,以户部侍郎主之,掌京仓(京城内外粮仓)﹑通仓(通州粮仓)的政令。
2.农家的仓房场圃。
                          
              1.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
                          
              也作“仓猝”、“仓卒”。匆忙;急急忙忙:仓促上阵,应付来敌。
                          
              1.见"仓卒"。
                          
              1.亦作"仓猝"。
2.匆忙急迫。
3.非常事变。
                          
              1.平庸鄙俗之辈。
                          
              1.魏晋南北朝时,吴人以上国自居,鄙视楚人粗伧,谓之"伧楚"。因亦用为楚人的代称。
2.指楚地方音。
3.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
4.粗俗。
                          
              1.寒冷貌。
2.旷远貌。
                          
              1.汉未央宫内池名。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1.软弱怯懦,无所作为。
2.形容山岩嶙峋不齐。
3.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
                          
              1.裁断审察。
                          
              1.裁减撤消。
                          
              1.裁剪制成。语出《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汉书.律历志上》引作"裁成"。
2.编制而成。
3.犹栽培。谓教育而成就之。
                          
              1.旧时通常所用的尺。多用以裁衣,故称。
                          
              1.裁决处置。
                          
              1.犹罢黜。
                          
              1.造船。
                          
              1.谓斟酌词句。
                          
              1.谓酌量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