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词语
		 
		
	 
 
  
	
	
		
		
			
				 
				公使馆
			 
			
				   
		       		
基础信息
				   
			   
				   
					   
							
						   
							   - 词语
								   
                                    公
                                
                                    使
                                
                                    馆
                                
- 繁体公使館
- 拼音gōng shǐ guǎn
- 怎么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庚子拳乱: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时值庚子,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纵容包庇下,烧教堂,杀教士,拆铁路,毁电线,并先后杀害日本公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
- 昂然: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少时,一人昂然而入,也穿着中国衣冠,原来是驻美公使馆里的黄参赞」抬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 参赞:(3)清朝於外国公使馆置参赞,掌佐公使办理外交,有一、二、三等之别。
- 欧文:一八二六年初,应邀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馆任随员。
- 二等国:其派遣驻外公使时,仅得用全权公使,或代办公使的名义。
- 外交团:同驻一国首都的外国使馆人员所组成的团体,其成员以使馆馆长、馆员、随员和他们的家属为主。
- 使馆:外交使节在所驻国的办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