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天是    | 政策法规 | 行业应用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 详细信息
交通部发布《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引领环保沥青技术新发展
2025年04月18日    阅读量:785     新闻来源:东方网    |  投稿

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颁布了15项“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其中的《低温改性沥青》(JT/T 1540—2025),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编制,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环保沥青领域的技术创新迈入新阶段,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全球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也彰显了低温改性沥青技术创始人——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领军作用。

交通部发布《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引领环保沥青技术新发展 沥青网,sinoasphalt.com

一、全球环保沥青行业的发展历程

环保沥青技术的发展是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趋势。传统热拌沥青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高温加热(180-210℃),不仅能耗高,还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等环保要求的提升,国内外各项温拌和冷拌等环保沥青技术逐渐兴起,但受限于节能减排效果、施工成本和路用性能参差不齐等因素,市场前景有限;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路用性能优异的低温改性沥青新型环保沥青技术则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该技术通过特殊的添加剂,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粘度,实现低温拌和、摊铺与碾压,同时保持优异的路用性能。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USP低温改性沥青技术,更是将这一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的编制

低温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迫切需求权威性的标准规范为指导,《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做为破局之钥应运而生,为低温环保改性沥青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广泛调研国内外低温改性沥青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需求,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修订,最终形成了这一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低温改性沥青的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其核心内容聚焦于通过低温改性技术,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提升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

三、中油路之星的USP低温改性沥青技术

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参编单位之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低温改性沥青高新技术,为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该技术的核心在于USP低温改性沥青添加剂,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改性,显著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同时提高其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与传统热拌沥青相比,可将传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从180-210℃大幅降至120-160℃,施工环境温度可低至零下20℃,实现能源节约30%-45%、碳排放减少65%-85%、有害气体排放降低90%以上,同时显著提升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

自2019年起,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石油燃料油公司研究院、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道路低温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T/CECSG:D54-01—2019),已在全国30余省份推广,成功应用于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理气候环境的不同等级道路建设,验证了技术的普适性与可靠性。

USP低温改性沥青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吸引了国际关注。2018年到现在,中油路之星公司先后与欧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行业专家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他们对这一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环保和性能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四、标准的实施与展望

交通运输部在2025年标准化工作会议中强调,加快新兴产业标准布局是推动智慧交通与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低温改性沥青》行业标准的实施,将规范行业技术路径,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也为我国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迈向更高水平。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将继续致力于低温改性沥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为全球环保沥青行业贡献更多创新成果,未来,计划联合国际机构推动该技术纳入全球标准体系,持续引领全球低温改性沥青行业的技术发展。正如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所言:“这项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中国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智慧与担当。”


标签:行业新闻行业标准温拌沥青改性沥青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service@cnso360.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