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浙江东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氩科技”)宣布,计划投资1.09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低VOCs含量的高性能船舶涂料技改项目,重点布局氟硅防污涂料等高端海洋防护材料。这一动作标志着东氩科技正式进军船舶涂料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在传统油性漆与水性涂料厮杀激烈的市场中开辟新赛道。
战略转型:从红海市场转向蓝海领域
近年来,普通油性漆和水性涂料市场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东氩科技敏锐捕捉到海洋防腐防污涂料的巨大潜力。随着全球航运业复苏和环保法规趋严,船舶涂料正朝着高性能、低挥发、长寿命方向升级。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船舶涂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9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造船国,高端海洋涂料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东氩科技此次转型并非盲目扩张,而是依托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张庆华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该团队在新结构氟硅基海洋涂层材料的分子设计领域取得突破,为开发长效防污、耐候性强的船舶涂料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东氩科技表示,新项目将聚焦氟硅防污漆、环氧树脂涂料等九大类产品,覆盖大型船舶防腐防污核心需求。
技术赋能:瞄准高端海洋涂层需求
此次技改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占地27亩,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聚焦年产1万吨低VOCs高性能船舶涂料,其中氟硅防污漆产能1000吨/年,环氧树脂涂料占比达42%,兼顾聚氨酯、氟碳树脂等多品类协同。二期原计划新增2万吨高分子聚酯材料产能,但企业表示将根据市场反馈择机推进。
项目亮点在于引入国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DCS远程控制系统和智能罐装线,实现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此外,氟硅防污涂料等产品采用低VOCs配方,契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新规,有望打破欧美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垄断。
市场前景:海洋经济催生增量空间
船舶涂料市场正迎来多重利好。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自2021年起持续攀升,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占全球50%以上。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环保公约(如MARPOL附则VI)对船舶硫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涂料向长效防污、减阻降耗方向升级。据预测,2023-2030年,亚太地区海洋防腐涂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2%。
东氩科技选择以氟硅树脂为核心技术路线,正是看中其优异的疏水、抗生物附着性能。相较于传统氯化橡胶等涂料,氟硅防污漆可延长涂层寿命30%以上,显著降低船舶维护成本。此外,其配套的环氧、聚氨酯等体系能够满足船体不同部位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行业挑战与未来布局
尽管前景广阔,船舶涂料市场仍面临技术壁垒与客户认证周期长的挑战。东氩科技坦言,二期项目暂缓实施是为集中资源完成一期产能爬坡和市场验证。未来,公司计划深化与航运企业、修造船厂的合作,同时探索防腐涂料与智能传感技术的融合,抢占“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双重风口。
业内人士指出,东氩科技的转型折射出中国涂料行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升级的趋势。随着环保压力倒逼产业升级,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本土企业有望在船舶、海工装备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东氩科技此次加码海洋防污涂料,不仅是企业战略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涂料产业参与全球海洋科技竞争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