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化工百科 > 详细信息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学术大会举行 发布多项重磅举措
2025年10月22日    阅读量:20     新闻来源:中网行业信息网    |  投稿

随着中医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把疗效“说明白、讲清楚”已成为关乎中医药发展的核心议题。10月18-19日,在河北易县举行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学术大会上,诸多院士专家围绕当前中医药疗效评价发展重点和需求,展开深入研讨,并发布《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专家共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专著编写等一系列重磅举措。此次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委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委会、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委会、世界中联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委会五个学术团体联合举办。

王永炎、陈可冀、张伯礼、王琦、仝小林、田金洲、朱立国、翁维良、李幼平等院士专家,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国辰、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杨进波、世界针联主席刘保延等学会领导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活动并致辞。五个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保和、张俊华、谢雁鸣、王忠、杨忠奇分别主持学术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主旨发言中回顾了中医药临床评价三十年搭平台、育人才、建机制、创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标志性成果,解读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提出五点建议:一、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开展临床价值导向的疗效评价方法研究;二、重视将中医药临床优势转化为评价指标,加强核心指标集的研制应用;三、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推进AI与中医药疗效评价融合发展;四、重视卫生经济学评价,服务医疗决策和科学监管;五、重视临床证据转化应用,支持中药新药研发、上市后再评价和临床应用。

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委会会长张俊华表示,今年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之交,也是中医药现代化推进三十年的重要节点,举行此次联合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五个专委会联合起来举行会议,可以更广泛汇聚行业智慧,更全面系统回顾三十年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更战略性研讨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攻关任务。

“中医药的生命力源于其经历数千年实践的临床有效性。当前,中医药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把疗效‘说明白、讲清楚’是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程,亟需发展完善科学规范且符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评价方法体系。”张俊华说,中医药评价不应盲目套用西医标准,而应回归“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的根本问题。只有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反映其临床价值,推动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围绕当前中医药疗效评价发展重点和需求,推动中医药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经行业专家研讨,形成了相关专家共识和工作机制。会上发布了《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专家共识》(狼牙山共识),明确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7个方面任务;启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多主体协同工作机制”,解决多主体协调难、多环节联动不畅等问题;为系统总结既往发展成果,启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专著编写工作,将从政策、平台、方法、成果、团队、产业等方面总结发展成果。

会上还发布了AI与中医药临床研究融合的两项成功案例:一、智能化中药安慰剂研制关键技术,解决安慰剂制备的精细性、特异性和层次性拟合难题;二、中医药临床研究智能体(CTA),实现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全过程数据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三个环节智能化,推动中医药临床试验向集约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回顾过去三十年发展成绩,分析当前问题与形势,谋划未来方向和任务,会议汇集了涵盖疗效评价全链条的知名专家学者、管理部门及产业界代表,搭建了“政-产-学-研-医”相结合的学术交流平台。经过专家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将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向世界提供方法学保障。

标签:化工百科生物制药食品化学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service@cnso360.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