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专家团队走进辽东学院南校区,为170余名大学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倡导个人、高校、家庭、社会协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建议学生通过运动、“五步叫停法”(按下暂停键、进行深呼吸、觉察与接受、换个角度看、练习并实践)调节情绪,培养积极思维与合理作息习惯。
“原来主动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名学生的现场感言,道出了许多同龄人的共同体会。专家团队在讲座中指出,大学生处于心理成熟关键期,需重视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积极应对环境适应、社会交往及文化融入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学校应关注大学生长期情绪低落、社交回避、虚构人际关系等信号,协同专业机构完善“轻度靠咨询、中重度靠诊疗”的分层干预方案。
据悉,丹东三院已与辽东学院签署共筑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合作协议,共建“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服务机制。
让心理健康服务融入校园日常
受学业、人际、就业等多重压力影响,不少大学生存在环境适应焦虑、负性认知内耗等心理问题。而高校由于专业资源欠缺,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常常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丹东三院与辽东学院的合作有助于打破这一困局,同时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校院协同的价值不仅在于教会技巧,更在于重塑观念。当学生懂得“主动求助是负责”,高校与医院形成长效联动机制,一种积极的心理文化便在校园扎根。这种文化能让学生在遇困时不再独自扛,让学校在应对问题时不再手足无措,更能推动全社会对青年心理需求的关注。
此次校院协同令人看到医疗卫生服务主动向社会所需靠近的生动实践。医院提供专业诊疗与技术支持,从知识普及到个案转介、康复跟踪,力求形成“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进而让“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从口号落地为可感知的服务。
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需社会各界更多参与。丹东三院与辽东学院的实践已提供范本:以专业打破认知壁垒,以协同筑牢服务阵地。期待更多医院和高校携手,让心理健康服务融入校园日常,为广大学子身心同步发展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