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
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
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
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
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
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
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唐代。崔湜。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蝶恋花。清代。陈洵。 谁分雏莺知事早。学语依稀,学舞夸轻妙。新著金衣刚称小。旧家梦里都寻到。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费尊悭,渐渐伤怀抱。小令银灯应自好。词人莫漫翻长调。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清代。张问陶。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元代。曹伯启。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
同杨应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园亭用瞻御韵。明代。李之世。 冥濛香径滑,澹雨洒林扃。侵晓方趋省,留宾暂憩亭。花明仙掌露,草带凤池青。胜念堪留记,浮踪几聚萍。
蓦山溪。元代。谭处端。 廛中碌碌,虚幻名和利。休恁苦劳心,镇区区、伤神损气。回头是老,悟即便抽身,拚荣华,绝财色,乐道超浮世。恩情爱恋,鼎内如鱼戏。休论早修持,甚一日、推他一日。风人低劝,微语破迷痴。早下手,速为之,做个前程计。
午热书事用西涯公韵公用杜韵 其二。明代。邵宝。 古涧泉如为我然,松阴有石更堪眠。仰高长对山灵在,习静将胜尘务牵。大孤小孤汇泽畔,南高北高潮海边。人间山水即风月,清兴到时那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