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张隐君挽诗。宋代。魏了翁。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南天门观音寺遥望。。弘历。 古刹礼大士,虚堂息劳身。旋起凭栏望,旧径还如新。谷转见行骑,山高截片云。是时秋始孟,绿树犹繁纷。两山辟仙境,一路无纤尘。袅袅旌旆影,隐现出嶙峋。逸兴一以畅,转益忧怀频。念彼随从者,跋涉良苦辛。
台湾竹枝词 其三。清代。谢金銮。 水仙宫外近黄昏,迤北斜看第几鲲。潮信来特沙卤白,乱星渔火簇城门。
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 其一。宋代。陆佃。 太守无堪久借留,君王恩礼与升州。亲舆自可时来往,渔唱犹能数献酬。风色得经扬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独傍师门想见丘。
感怀,和张公善领事用前韵。近现代。许南英。 孤亭终古吊风波,留守三呼唤渡河。南宋君臣伤播越,北胡献纳恣搜罗。万方民气含冤久,九士忠魂饮恨多!八百馀年光汉族,盈庭悬想载赓歌。
送用和刘推官入京班改。宋代。林希逸。 幕画如兄有异才,岭南声价动诸台。登龙尾道呼班去,为鳄鱼州守印来。定有赏音相料理,何妨进卷小徘徊。遥知得意行吟处,傍柳堤看菡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