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宋代。苏辙。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幽居。宋代。华岳。 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不扰自然人事好,有为方信世途难。如今休说当年事,只把心平气定看。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明代。王绂。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送宋膳部惟一考绩北上。。欧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涛,曾是从君水部曹。稍转云司劳削牍,更移兰省借挥毫。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趋朝汉殿高。计最祠官应恋阙,可能归及荐樱桃。
正旦上司宪府诗。南北朝。庾信。 诘旦启门栏。繁辞涌笔端。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司朝引玉节。盟载捧珠盘。穷纪星移次。归余律未殚。雪高三尺厚。冰深一丈寒。短笋犹埋竹。香心未起兰。孟门久走路。扶摇忽上抟。栖乌还得府。弃马复归拦。荣华名义重。虚薄报恩难。枚乘还起疾。贡禹遂弹冠。方垂莲叶剑。未用竹根丹。一知悬象法。谁思垂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