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嬾说功名,修真喜道经。
凄凉秋听雨,空阔夜观星。
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
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
病后。宋代。郑起。渐嬾说功名,修真喜道经。凄凉秋听雨,空阔夜观星。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
郑起(1199年-1262年),初名郑震,后改今名,字叔起,号菊山,连江(今属福建)人,宋末诗人郑思肖之父。南宋文人。 郑起早年科举失利,潜心于性理之学。嘉定十三年(1220年),离闽,出游临安。嘉熙四年(1240年),主游潜县学。淳祐四年(1244年),伏阙论史嵩之,得旨免解。淳祐六年(1246年),至江陵。次年,郑清之再相,登门斥其端平出师误国之罪,被执下狱,后为京尹所纵。淳祐十二年(1252年),主诸暨县学、萧山县学。宝祐二年(1254年),相继出任吴门尹和靖书院堂长、泰州胡安定书院山长、平江府三高堂长,开讲于无锡县学。晚年,归隐故园,潜心著述。景定三年(1262年),《易注》将脱稿而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郑起有讲义,著有《读书愚见》《太极无极说》《修攘事鉴》《南北要览》《深衣书》《乡饮酒书》等讲义,已佚。《全宋诗》卷三一八九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七八七八收有其文。...
郑起。郑起(1199年-1262年),初名郑震,后改今名,字叔起,号菊山,连江(今属福建)人,宋末诗人郑思肖之父。南宋文人。 郑起早年科举失利,潜心于性理之学。嘉定十三年(1220年),离闽,出游临安。嘉熙四年(1240年),主游潜县学。淳祐四年(1244年),伏阙论史嵩之,得旨免解。淳祐六年(1246年),至江陵。次年,郑清之再相,登门斥其端平出师误国之罪,被执下狱,后为京尹所纵。淳祐十二年(1252年),主诸暨县学、萧山县学。宝祐二年(1254年),相继出任吴门尹和靖书院堂长、泰州胡安定书院山长、平江府三高堂长,开讲于无锡县学。晚年,归隐故园,潜心著述。景定三年(1262年),《易注》将脱稿而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郑起有讲义,著有《读书愚见》《太极无极说》《修攘事鉴》《南北要览》《深衣书》《乡饮酒书》等讲义,已佚。《全宋诗》卷三一八九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七八七八收有其文。
书崇庆常公殉节传后。。秦清。 东北有伟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啸歌抒幽覃。春嘘山矗矗,秋净水潭潭。琴能鸣其治,泉亦忘其贪。符彼循吏传,如皈弥勒龛。蚤蔚凤苞九,易报鹿鸣三。所难在大节,而匪矢空谈。牙璋入三巴,偫粮供鱼蚕。天落一将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动与意气酣。胆固大如斗,手乃剑磨镡。舌为犀锋利,目为虎视耽。日晕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饴甘。蠢尔如豕突,瞬顾已就戡。卓哉此鸿爪,千秋迹可探。承庥在翼子,明发慎毋惭。浩歌起遐瞩,蜀山挺翠岚。
次韵晚入五华寺。明代。胡粹中。 向晚寻幽寺,明霞飞远林。四山新雨歇,一径绿苔深。松老齐僧腊,泉鸣和梵音。阶前两驯鹿,去住识禅心。
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叠次晓沧韵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虫扰扰梦方酣,白马潮来撼赭龛。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蒙庄玩世甘呼马,越石论交负解骖。冷尽山中煨芋火,拥炉人懒共僧谈。
枕烟亭听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邓汉仪。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说战场。飒飒悲风飘瓦砾,座间人似到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