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自勉

蜀道自勉朗读

潮阳瘴烟黑,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闲。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効,月食二万钱。

自请西南来,此行非窜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劒门安。

惟怀吏部节,不知蜀道难。

石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御史台主簿,出曾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濮州通判。庆历五年(1045年),石介去世,时年41岁。石介一生善于教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经》《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20卷。...

石介朗读
()

猜你喜欢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未觉风流成岁远,政繇伯仲力追还。

长公旧日曾一识,末路后来遭百艰。邂逅探囊得行记,赠公试遣略承颜。

()

海岱东西六转春,投閒休说去思人。此方缘尽回头处,别有仙源可出尘。

()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

()

连臂相看笑踏歌,陈词道是感恩多。剧怜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风奈若何。

()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太平天子狃开元,驯致马嵬悔何逮。桑阴未徙宗庙安,储皇功岂不云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