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车骑晓骎骎,欲去重留酒屡斟。
惜尔浪浪辞我泪,感予切切恋亲心。
庭闱最乐无妨学,风月余闲岂废吟。
别后不忧书信少,但闻为善是嘉音。
送弟及之就彭门侍养。宋代。石介。城南车骑晓骎骎,欲去重留酒屡斟。惜尔浪浪辞我泪,感予切切恋亲心。庭闱最乐无妨学,风月余闲岂废吟。别后不忧书信少,但闻为善是嘉音。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御史台主簿,出曾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濮州通判。庆历五年(1045年),石介去世,时年41岁。石介一生善于教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经》《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20卷。...
石介。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历任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御史台主簿,出曾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濮州通判。庆历五年(1045年),石介去世,时年41岁。石介一生善于教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经》《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20卷。
赠程洁庵五首 其三。元代。李道纯。 庵儿洁净元无物,只个琼蟾养在中。功备炼成三五一,光辉南北与西东。
偈。宋代。释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锦溪馆月夜怀黎惟仁。。欧大任。 夜久众諠息,幽人月下吟。潮来疑涧响,家远似山深。送客烟中屦,期僧石上琴。何由共玄度,于此长禅心。
颂古十首。宋代。释普岩。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更深欹枕梦何处,两峰清霜晓未收。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十。明代。方献夫。 先生身外固无求,帝问何尝间隐幽。洛下当年遗盛事,乘传犹得赞谋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