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翻。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言言。
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书院即景六咏。清代。卓肇昌。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翻。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言言。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卓肇昌。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殢人娇 晚浴。清代。陈维崧。 几阵蝉嘶,趖了一枝花影。帘底下、井华冰冷。绡裳乍解,更红酥寒凝。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顷。浴罢凭阑,晚妆慵整。且消受、凉花绿茗。盈盈皓月,渐低窥金井。又画就、深院夜香风景。
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宋代。刘克庄。 凉州贼烧洛阳宫,黄屋迁播侨邺中。兵驱椒房出复壁,帝不能救忧及躬。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九州战血丹野草,不闻鬼哭闻歌钟。时人肆骂作汉贼,相国自许贤周公。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繁华销歇世代远,惟有漳水流无穷。时时耕者钁遗瓦,苏侵土蚀疑古铜。后来好事斲成砚,平视端歙相长雄。参军得之喜不寐,携归光怪夜吐虹。谓宜载宝饷洛贵,顾肯割爱遗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白头始获交石友,非不磨砺无新功。复愁偷儿瞰吾屋,窃去奚异玉与弓。书生一砚何足计,老瞒万瓦扫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