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天台路。
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
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
忆刘阮、当年曾遇。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
缘分浅,又归去。
于今路断无寻处。
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
有头白、老僧常住。
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
婚嫁毕,听分付。
贺新郎・天台。明代。史鉴。闻道天台路。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忆刘阮、当年曾遇。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缘分浅,又归去。于今路断无寻处。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有头白、老僧常住。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婚嫁毕,听分付。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
史鉴。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
施明经其熊招饮即席有赠。清代。姚燮。 愁听残蟀语荒菅,添爇明灯照酒颜。共苦干戈催白发,几劳风雨梦青山。挽衣似喜吾身在,话旧难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燕堂诗。宋代。蔡兹。 世情日浇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脱簪。一世简编胎后叶,百年香火奉先心。诗缘好句须亲录,酒到浓时辄倩斟。於此更无关意事,时携诸幼步花阴。
满江红 其一 庆云刘氏妇回生纪事,代星谋。清代。吴重憙。 谁酿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长埋枯骨。白刃截开儿女泪,红闺溅尽英雄血。痛女贞、一木本难支,甘摧折。云屯马,奔如沸。雷轰炮,声如接。是谁向、黄沙白草,返魂偏爇。烽火无情珉玉险,干戈有缝菤葹活。把团圞、八口抵馨香,同垂节。
华阴二莲歌 其四。清代。屈大均。 万仞莲花挂碧天,飞来苍翠玉楼前。美人双倚仙人掌,舞袖回风绝可怜。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贯休。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