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道别离今果离,是谁欢喜是谁悲。
共将心事常相忆,记我丁宁四首诗。
两共幽圜霜雪寒,而今离别要相欢。
愿君分袂毅然去,莫向铁门回首看。
二载相逢一旦离,徘徊孰令我心悲。
此时此地真难得,说与儿孙世讲之。
送绪山出狱。明代。杨爵。每道别离今果离,是谁欢喜是谁悲。共将心事常相忆,记我丁宁四首诗。两共幽圜霜雪寒,而今离别要相欢。愿君分袂毅然去,莫向铁门回首看。二载相逢一旦离,徘徊孰令我心悲。此时此地真难得,说与儿孙世讲之。
杨爵(1493年9月4日或12月2日—1549年11月3日),字伯珍,号斛山,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授行人,因上《固邦本疏》而得到明世宗的称赞。嘉靖十一年(1532年)担任山东道试监察御史,以母丧归。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起用为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爵上书世宗,批评符瑞之说,言词切直,被下诏狱刑讯,系狱五年,濒死而幸生。被释归家十日,再次入狱,三年后得释。于狱中桎梏刑掠,饮食屡绝,,仍泰然处之,并著成《周易辨说》《中庸解》等。 [56]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杨爵去世,享年五十七岁。隆庆元年(1567年)赠光禄寺少卿,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 杨爵学以王守仁心学为宗,强调致中和,即致良知。认为“天命谓性,天人一理也。率性谓道,动以天也。修道谓教,求合乎天也。戒惧慎独,自修之功至于中与和也。”政治上主张爱民,主张为政者应惠恤鳏寡,以爱子之心去爱百姓。反对奸妄邪术。著作有《杨忠介集》13卷、《周易辩录》4卷等。...
杨爵。杨爵(1493年9月4日或12月2日—1549年11月3日),字伯珍,号斛山,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授行人,因上《固邦本疏》而得到明世宗的称赞。嘉靖十一年(1532年)担任山东道试监察御史,以母丧归。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起用为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爵上书世宗,批评符瑞之说,言词切直,被下诏狱刑讯,系狱五年,濒死而幸生。被释归家十日,再次入狱,三年后得释。于狱中桎梏刑掠,饮食屡绝,,仍泰然处之,并著成《周易辨说》《中庸解》等。 [56]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杨爵去世,享年五十七岁。隆庆元年(1567年)赠光禄寺少卿,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 杨爵学以王守仁心学为宗,强调致中和,即致良知。认为“天命谓性,天人一理也。率性谓道,动以天也。修道谓教,求合乎天也。戒惧慎独,自修之功至于中与和也。”政治上主张爱民,主张为政者应惠恤鳏寡,以爱子之心去爱百姓。反对奸妄邪术。著作有《杨忠介集》13卷、《周易辩录》4卷等。
籍桂堂。。何偁。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无尘。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露零芳更润,山沃叶长春。种德长如昔,他年更几人。
南园。明代。薛始亨。 南园文酒社,昭代几人倡。尔雅推前辈,风流继盛唐。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张。谁念沿洄者,睪然叹汪洋。
登女郎台。宋代。穆修。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祇倾城。
满江红 口贞居开得月轩。明代。俞和。 □□桃华,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记、主家阴洞,不多尘迹。竹里棋枰憎鸟污,人间鹤语无人识。□古风、迟暮却相逢,庞眉客。沟水涨,云充斥。环堵隘,花狼籍。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问青天、明月落谁家,无心得。
祀风师迎神曲。唐代。李中。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律以和应,□以感通。鼎俎修蚃,时惟礼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