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朗读

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拨闷词。

成后朗吟闲自咏,融融满目见天机。

天机满目是襟怀,滚滚都从诗上来。

付此卷舒同大运,岂容一念自安排。

安排了得见人心,只向天然分上寻。

要识此间真气象,茫茫宇宙更无垠。

无垠所向在先难,一本从来非二三。

百虑根原由此出,天人未可两般看。

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自得时。

独咏一声心已解,此身此罪正相宜。

此身十载卧松云,千古真传愧未闻。

中夜思量年少事,雪窗曾读北山文。

雪窗若向静中寻,得见昔人藏用心。

举目霄壤皆可乐,沂源正是此胸襟。

沂源到此几千年,邹鲁心神在简编。

谁识真陵数枝草,青青日夜秀窗前。

杨爵

杨爵(1493年9月4日或12月2日—1549年11月3日),字伯珍,号斛山,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授行人,因上《固邦本疏》而得到明世宗的称赞。嘉靖十一年(1532年)担任山东道试监察御史,以母丧归。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起用为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爵上书世宗,批评符瑞之说,言词切直,被下诏狱刑讯,系狱五年,濒死而幸生。被释归家十日,再次入狱,三年后得释。于狱中桎梏刑掠,饮食屡绝,,仍泰然处之,并著成《周易辨说》《中庸解》等。 [56]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杨爵去世,享年五十七岁。隆庆元年(1567年)赠光禄寺少卿,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 杨爵学以王守仁心学为宗,强调致中和,即致良知。认为“天命谓性,天人一理也。率性谓道,动以天也。修道谓教,求合乎天也。戒惧慎独,自修之功至于中与和也。”政治上主张爱民,主张为政者应惠恤鳏寡,以爱子之心去爱百姓。反对奸妄邪术。著作有《杨忠介集》13卷、《周易辩录》4卷等。...

杨爵朗读
()

猜你喜欢

黄尘捲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

远烟画山色,作意媚新晴。不尽郭西路,有时花里行。

水春交树影,村午聚鸡声。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
何绛

何处风光最可怜,四邻凋谢变桑田。重牵匹马吟红叶,可惜雪花铺白毡。

坛上古松疑度世,渡头芳草忆前年。幽居寂寞无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鹃。

()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

院静步柏影,庭虚闻塔铃。

连龛香惨淡,古榜金青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