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
春
子规啼②,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③,则见双燕斗衔泥④。
夏
俏冤家,在天涯⑤。偏那里绿杨堪系马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⑦。蛾眉淡了教谁画⑧,瘦岩岩羞带石榴花⑨。
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⑩。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⑾。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⑿,淅零零细雨打芭蕉⒀ 。
冬
雪纷华,舞梨华⒁。再不见烟村四五家⒂,密洒堪图画⒃。看疏林噪晚鸦⒄,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⒅。
【注释】
①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是这个调子的曲牌。
②子规:即杜鹃。据说它的叫声有些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晁补之《满江红·寄内》:“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③鱼雁:书信的合称。《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④则见:只见。斗衔泥:争着衔泥营造巢穴。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意,喻相思相爱。
⑤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⑥“偏那”句,偏偏只有那里留得住。张耒《风流子》:“遇有系马,垂杨影下。”
⑦数对:屡次对着,频频地对着。
⑧蛾眉:指女子弯弯的长眉毛。
⑨瘦岩岩:瘦削的样子。石榴花:泛指红色的花。苏轼《贺新郎》:“石榴半吐红巾蹙”,则借作石榴花了。
⑩陈抟高卧:陈抟(tuan):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修道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每睡常百多天才起来。
⑾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⑿秋蝉、寒蛩(qiong):秋天里容易唤起人们愁思的两种昆虫,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形容和点染离人的秋思。蝉,又名知了。寒蛩:即蟋蟀。
⒀ “淅零零”句:形容下着蒙蒙的细雨。细雨打芭蕉,取李煜《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的语意。
⒁雪纷华,舞梨花:形容雪花象梨花一样的洁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⒂烟村:烟雾笼罩着的村庄。
⒃堪图画:值得描绘。图画,这里是动词。《汉书·苏武传》:“图画其人于麒麟阁。”
⒄掩映:半藏地露,或隐或现。
⒅“斜缆”句:斜系着一条小小的钓鱼船。缆,本是系船的索子, 里作动词用。
猜您喜欢更多》
- 青玉案·武陵溪上桃花路
 - 鹧鸪天 怀王道甫
 - 贺新郎 怀辛幼安,用前韵
 - 醉花阴·峻极云端潇洒寺
 - 彩凤飞·人立玉
 - 品令·潇洒林塘暮
 - 汉宫春·雪月相投
 - 祝英台近·嫩寒天
 - 诉衷情·独凭江槛思悠悠
 -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 三部乐·入脚西风
 - 阮郎归·波光渺渺浸晴陂
 - 渔家傲·漠漠平沙初落雁
 - 丑奴儿/采桑子
 - 踏莎行·书册如仇
 - 三部乐·小屈穹庐
 -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 水龙吟 春恨
 - 祝英台近·驾扁舟
 - 好事近 咏梅
 - 醉花阴·姓名未勒慈恩寺
 - 朝中措·蓼花风淡水云纤
 - 滴滴金·断桥雪霁闻啼鸟
 - 最高楼 咏梅
 - 汉宫春·雪满江头
 - 洞仙歌·琐窗秋暮
 - 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
 - 柳梢青·柳丝烟织
 - 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 洞仙歌·秋容一洗
 
与“大德歌”相关元曲精选阅读
精品推荐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分类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