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啊走,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知音:知己的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钟子期善听琴能从琴音中知其心志。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无知音。此诗中亦指韩愈的文章知己。希:同“稀”。
念子:想念你。不能别:不忍心分别。
行行:指来回一起踱步不停。
携(xié)手: 用以表现朋友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贞元十四年(798年)韩愈与孟郊、李翱在汴州会晤。三位文士相聚汴府,自有讲文论道、诗酒酬唱的快意事。但孟郊别有愁怀,不得不离汴南归。临行前,韩愈写了《知音者诚希》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韩愈有《答孟郊》、吴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03:315
2、施国,海童总主编.熊礼才,韩愈: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04:23
3、张清华,杨丕祥主编;耿则伦,邢怀忠,高长文副主编.韩愈研究 2008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6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08:322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酬王十八见招。唐代。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东,落尽庭花昨夜风。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送谢伯仪守开州。明代。徐溥。 贤哉三谢后,分命守开州。卓荦才声重,循良政绩优。论交当早岁,惜别已深秋。五马驰官道,双旌指驿楼。由来今刺史,即是古诸侯。屈指三霜后,荣迁拜冕旒。
赠得一禅师。宋代。敖陶孙。 旧时典正父,今日一浮屠。四海谁知己,三更忽撚须。空山吼狮子,暗壁缚於菟。何日当吾眼,藜休淡尔臞。
挽卜怜吉歹河南王。。陈益稷。 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过客短长亭。手扶红日名犹在,身就黄粱梦不醒。记取汾阳旧勋业,紫薇留种继芳馨。